设备商分享海上风电6000亿蛋糕待打破技术瓶颈

    “海上风电将是‘十三五’风电发展的核心。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14~2016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未来两年内将有44个海上风电项目投产,今后几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27万千瓦。”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如是说,而到2020年末,我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按照0.5万千瓦单机容量计算,至少需要6000台风机。若按每千瓦2万元的投资计算,未来需要6000亿元的投资,风机主机、海工装备等海上风电设备企业将因此获得大量订单。
    海上风电建设迎开工拐点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风电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而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落实全国海上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视以及上网电价的正式出台和相关政策的颁布,我国海上风电建设速度将明显加快。”在近日举办的201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于建军说。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了《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2017年以前投运的潮间带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近海风电项目含税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此次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成为刺激海上风电市场规模启动的一针“强心剂”,也被业内看做是海上风电建设大批量开工的拐点。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推进力度还不大,关键是投资商还处于观望状态。截至201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建成装机容量42.86万千瓦,仅占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的约0.5%。从第一批海上风电招标到现在,除了上海东海大桥,真正实施的海上风电项目很少,海洋风能工程装备的需求不旺,只有少数几家设备制造企业涉足其中。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看来,海上风电一直没有明确标杆电价,是这几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迟缓的一个主要原因。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确定,是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性工作,这样开发商就可以根据标杆电价确定投资行为。
    随着海上风电上网标杆电价以及《2014~2016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等文件先后公布,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打开。今年国内已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批开工或即将开工,总装机容量是过去数年累计安装量的三倍。到2020年末,我国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主流风机设备制造商都将从中分一杯羹。
    专用技术装备待突破
    与陆地相比,海洋复杂多变的风浪、地质、气象条件极大地增加了风电设备安装的施工难度。风电设备的安装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比欧洲技术手段的成熟,我国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在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等技术方面还缺乏研究,海上风电施工专用运输船舶、打桩船舶、安装平台、敷缆船舶、运维船舶等特种工程作业及水下专用设备等大型、成套、专用、产业化技术装备研发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祁和生表示。
    好消息是,10月17日,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发布了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该平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其在吊装能力上实现了最大幅度满足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满足1000吨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具有作业精度高、安装效率高、操控稳定性强等特点。首座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将于2016年3月前交付使用。
    和风机市场一样,安装市场同样充满巨大潜力,预计到2020年市场容量约2000亿元。摆在设备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海上风电作业平台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攻克海上风电作业技术难题,以提供海上风电安装项目成套装备、核心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等全方位服务,为海上风电安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面对如火如荼的海上风电市场,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海上风电“抢装潮”后会出现“萧条期”。
    “虽说目前海上风电具备了上网电价的外部因素,但在风机的研发制造能力、建设施工等技术细节方面仍有待加强。海上风电技术和整个产业链建设还没准备好,海上安装施工团队无论是能力还是数量还非常有限,究竟投资多大规模、运维成本是多少还都有待验证,某种程度上说我国海上风电尚处起步阶段。因此海上风电还是稳步发展最好。”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孝龙如是说。

 

  • 展会新闻
  • 行业新闻